AI时代,企业变革关键是人
发表时间:2024-11-22 20:33
谨慎,激进,还是以人为本?
生成式AI有望促进经济发展,并带来工作模式及组织变革。埃森哲模型显示,中国的零售、生命科学、高科技、能源等行业有机会被生成式AI优化或完全自动化的工作时长平均占比超过40%,其中数字技能较弱、工作经验较少、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员工受到冲击的可能性更大,数字鸿沟加剧的风险上升。
面对这一剧烈变化,部分领军企业已经在应对技术挑战的同时,逐步推进大规模组织变革,但也有企业徘徊不前或是急于求成。埃森哲通过建模,将企业应用生成式AI的方式分成三种情景,分别评估了三种应用方式对价值创造的影响。
谨慎情景:以风险规避为核心,缓步运用生成式AI。如果企业持保守观望的态度,对这一问题避而不谈,有可能引起员工的疑虑和担忧。同时,企业有可能错失技术升级带来生产力提升的机遇,造成竞争力下降。
激进情景:以成本削减为核心,快速推进运用生成式AI。如果企业直接利用新技术替代现有员工,并且大规模减少员工数量,短期内或许能节约运营成本,但长期来看,有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,如人才流失、创新受阻、企业信誉受损等。
以人为本情景:这也是长期来看效益最明显的情景。该情景以员工和创新为核心,负责任地大规模运用生成式AI。帮助员工充分了解生成式AI对其工作及职业发展的影响,重新设计岗位,提供必要的转岗培训,不但可以消除员工与数字技术的冲突,还能促进他们积极利用AI技术,创造更多价值。相比激进情景,到2038年,以人为本情景有望为中国额外创造2.86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(详见下图)。

以人才为中心,推动组织变革
面临技术颠覆带来的变革,员工不单单是企业这艘大船上的乘客,以员工为领航员、充分发挥AI潜能的企业,可率先实现破局。埃森哲总结了AI时代重塑人才和工作的三大举措,以期引领企业最大程度释放AI价值。
01
更新人才战略
首先,企业需要将人才置于变革的中心。组织和人才是企业重塑的关键一环,只有明确了企业的愿景,组织能力的调整才有清晰的方向。因此,企业需要制定长期的战略目标,识别工作的未来变化,评估这些变化对职位的影响及未来员工需要的技能,构建与技术路线图一样详尽的人才发展路线图。
02
提升领导层技能
其次,领导层需要身先士卒、身体力行。埃森哲调研数据显示,仅有30%的中国企业领导层具备相关技术专长,这有可能令企业低估技术的价值和影响,导致反应滞后,错失利用技术加速发展的机遇。
在AI时代推动组织变革,领导团队一方面要紧跟技术发展的趋势,实时更新对技术的认知,树立榜样;另一方面还要提升变革管理能力,使用新技术进行决策与管理,并以负责任的方式实现组织及工作的重塑。
另外,有效的组织变革离不开充分的信任。据埃森哲调查,相比全球范围内95%的高管认为生成式AI会新增工作机会,约60%的员工(全球及中国比例一致)担心生成式AI会增加工作压力和倦怠感,并且只有25%的中国高管意识到员工这一顾虑,远低于全球高管的37%。
03
全面升级HR能力
最后,为了应对企业发展的需求,人力资源(HR)的能力也需要全方面提升。相比全球企业,中国企业在识别未来所需技能、设计人才路线图、采用灵活的人才招聘策略三个方面,都还有改进空间(详见下图)。

(点击查看大图)
虽然AI技术的发展对企业HR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,但它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。企业不仅能利用生成式AI识别人才缺口,还可以在培训管理和技能发展方面,进行角色开发和技能分析,预测未来所需的技能,进而为员工打造量身定制的培训方案。
结合以体验为导向的变革方法,企业还能提升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变革的热情和信心。比如,在设计新的角色和活动时,与员工充分互动,确保员工能够直接感受到技术所带来的好处;打破信息孤岛,确保员工可以自由地访问相关数据,通过增加透明度来建立信任。
生成式AI带来的颠覆有别于过往其它技术,人人都能借助生成式AI实现基本工作任务的自动化或优化。领导者需要优先考虑以人为本的变革举措,通过全新方式学习和了解如何负责任地规模化部署这一突破性技术,创造切实价值,并确保技术和创新惠及每位员工。